無性戀能教導我們關於性關係與邊界的事

無性戀翻譯著作

有靈

4/6/2024

【翻譯著作】無性戀能教導我們關於性關係與邊界的事
本篇文章原刊於 The Conversation
原文作者:Catriona Jones, Julie Jomeen, Mark Hayter
原文出版日期:2018/05/09
譯者:有靈

校訂者:楊剛
作圖者:玟臻

譯者筆記:

今天是第四屆的 #國際無性戀日(#InternationalAsexualityDay)。在各個國家,無性戀社群的發展日新月異,台灣的無性戀社群包含在內。但無性戀社群外的人有沒有關注到這一點?為何要關注?儘管這篇從社群外的心理學角度出發的原文有所年代感,但是連這些社群外的原文作者們可以看到,無性戀倡議的受益者並不只是無性戀社群:我們都能從無性戀社群中學習性關係、親密互動及邊界的新模式。換句話說,拆解有性戀霸權的框架也助於啟發所有人–––酷兒翻越在今天的國際無性戀日就要傳達這個訊息。

人們預設每個人都會在青春期左右開始能感知到性吸引力和性慾。這些關於性的預設無所不在: MV、電影、實境節目、廣告、電子遊戲、報紙和雜誌都在散播一種將性、性吸引力及性慾望標誌為「正常」的觀念,我們大多數情況下甚至注意不到這些訊息。然而,有一群人正在挑戰這種對性的預設,他們自我認同為無性戀。

這群無法感受到性吸引力的無性戀者們曾經被視為是一種問題。1940年代的性學家發現有些人對於性行為毫無興趣後,把他們稱為「X 群」(Group X)。但從此之後便也不再進行關於「X 群」和無性戀的相關討論,性學研究反而日新月異

至今,雖然有更多自我認同為無性戀的人現身,也有了更多的相關討論,許多人對於無性戀仍然很陌生。對很多人來說,無性戀的概念不好理解。有研究指出,相較於其他性認同,大眾對於無性戀社群也有更多的負面印象。

什麼是無性戀?

如何定義無性戀的學術辯論仍沒有被定論,大多數的辯論圍繞著無性戀應算是性傾向還是性認同。一些醫療學者也在討論無性戀是否是疾病、是否需要治療

但對於許多無性戀者來說,作為無性戀並不只是在挑戰性吸引力和性行為的傳統框架,而更多是為了能在關係初期討論好惡、期望和偏好。 這樣與潛在伴侶坦誠相待,避免做出對性的任何假設,不失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方式,越來越多無性戀者認為無性戀不是一個問題,而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關係的初期討論「性」議題能使彼此更尊重對方的選擇與決定,降低關係中出現具有強迫性、令人不舒服的提議的機會。

重新定義邊界

無性戀社群與其鼓勵誠實明確溝通的生活方式也助於啟發所有人––包含有性戀者(allosexuals)在內––的性觀念、及如何與他人親密互動。

根據一位無性戀者的經驗,因為無性戀的性傾向定義基於「想望或行為的缺席」,她跟朋友出櫃時所得到的反應很平淡。但對這些無性戀者來說,他們的認同與現身實際上是充填了各種事件的:他們正在探索和表達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最舒適的狀態、考慮人際關係和夥伴關係的不同面向、與其他人談論自己的經歷還有尋找有相似經驗的人

無性戀者們一直認真、批判性地思考親近某人的意義,而且在建立親密關係中,對於非性行為的親密實踐有一定的了悟;透過這些,無性戀者們正在對抗過度性化的文化、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處世方式。

在社會承認青少年匱乏健康的浪漫關係觀念的同時,無性戀社群提供了新方法使我們更能了解關係的多樣性,無論是有性行為、非性行為、浪漫或無浪漫等關係。要理解性行為之外的親近和親密關係,無性戀者的經驗和故事,是不可或缺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