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跨女之簡介
跨性別女性主義翻譯著作
有靈
4/11/2023
【翻譯著作】厭跨女之簡介
原文作者:茱莉亞·席菈諾(Julia Serano)
原文出版日期:2012/04/03
譯者:有靈
校訂者:常衿
譯者筆記:
在一個父權社會之下,跨性別女性所受到的不友善對待源自於「恐跨」和「厭女」的體制。美國跨性別作家及生物學家茱莉亞·席菈諾在2007年創造了「厭跨女」一詞形容此狀況,指出跨性別女性所忍受的壓迫的交織性成因。有些女性主義者將跨性別議題和女權議題做對立,但是從整個父權結構的角度來看,這兩個議題其實環環相扣,而且「厭跨女」一詞提供了正確的運動方向:真正的敵人不是跨女們,而是壓迫所有女人的父權制度。
跨性別 與 多元性別 這兩詞通常被用來泛指所有違反性別常規、預設、社會期待及文化標準的人。跨性別大傘之下的人,都可能會因為違反性別常規而被汙名化,但男跨女的跨性別女性(male-to-female,MTF)及跨陰柔者(trans feminine),尤其受到社會的注目、排拒和妖魔化。相反的,女跨男的跨性別男性(female-to-male,FTM)及跨陽剛者(trans masculine)直到近期才開始獲得關注,也缺乏理論化的認識。這種關注程度的不同,顯示出跨陰柔者被特別標記,並不單純是因為她們不符合性別常規,而是由於她們逾越性別常規的方向 — — 也就是她們的女性認同和/或她們的陰柔性別展現。由此可知,跨性別女性及跨陰柔者之所以被邊緣化,並不單純是因為「恐跨」(transphobia),而是厭惡跨性別女性(trans-misogyny,簡稱為「厭跨女」)所導致的結果。
厭跨女沉浸於重男輕女的思維,在這個框架之下,女性及陰柔的次等存在,主要是為了服務男性及陽剛特質。這個現象展現在許多層面:
研究顯示,相較於陽剛氣質的女孩,陰柔氣質的男孩給人的觀感更差,也更常被送去精神科矯正。
針對跨性別族群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往往只針對跨性別女性及跨陰柔者,或者會讓她們,比跨性別男性及跨陽剛者更容易被診斷為精神病患者。
性別多元社群所經歷的暴力對待,大多發生在跨性別女性及跨陰柔者身上。
在媒體上,針對性別多元族群的玩笑及貶抑呈現,大多是針對跨性別女性及跨陰柔者,而且通常都是在嘲諷她們想成為女性或變得更陰柔的那股渴望。雖然跨性別男性及跨陽剛者也會被嘲諷,但一般來說都不是針對他們想成為男性或變得更陽剛這件事 — — 因為一旦這麼做,就會直接撼動整個陽剛至上的社會結構。
厭跨女最顯著的例子,也許是媒體、心理學、社會科學、女性主義論述以及整個社會如何經常性地以性化的方式呈現跨性別女性及跨陰柔者。舉例來說,媒體不僅將跨性別女性的身體與經驗描繪得性感又吸睛,也會以性的角度來解釋跨性別女性想要跨的動機,如:將跨性別女性呈現為性工作者、誘騙無辜異性戀男性的好色之徒,或為了實現某種詭異性幻想變性的變態噁男。跨性別男性儘管也會面臨媒體物化,但他們想要跨的動機,一般不會像跨性別女性ㄧ樣被以性的眼光詮釋;如果硬要說的話,那些認為跨性別男性別有意圖的人,通常會認為他們是為了獲得男性特權,而不是為了性方面的動機而跨。因此,假定跨性別女性(不包括跨性別男性)是為了性方面的原因而跨,恰恰反映出了父權文化的核心預設,也就是:女性的力量及價值,主要源自於其可被人性化的能力。
想了解更多關於果厭跨女的知識與現象,可參閱 茱莉亞·席菈諾的 《鞭打之女:跨性別女性、性歧視與陰柔的替罪》(Whipping Girl: A transsexual woman on sexism and the scapegoating of femininity)
原文連結:https://www.juliaserano.com/av/TransmisogynyPrimer-Serano.pdf